油漆喷涂,分饰多角自买自卖!直播间售卖玉原石诈骗200万

时间:2025-05-26浏览量:191

自认运气差而开石失败的受害人不在少数

2023年10月,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接到市民范先生报案,称其在某网络直播平台向商家“森瀚珠宝店”转账2688元购买玉石,付完钱就被踢出了直播间,微信也被客服拉黑。

观看了几轮开石和买卖后,如此短时间、高回报的买卖方式让范先生不禁心动,便开始参与合买,两天内先后转账1.2万余元买卖了12单,有赚有赔,直至最后一次付款后被踢出了直播间,客服也就此失联。

开石过程完全不可见,售出原石不发货却当场回收,大额转账后立即拉黑失联……这些异于正常购物的细节引起了上海浦东警方的注意,研判认为这是一种打着买卖原石名号进行诈骗的新型手法,遂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,在寻访受害买家掌握更多证据的同时,组织警力赶赴云南当地查探犯罪窝点。

在云南当地,民警调查发现所谓的“森瀚珠宝店”并不存在,只是一个虚构的店铺。从已经掌握的嫌疑人身份信息入手,经过多天的走访调查,专案组在当地一个直播电商集聚的别墅区中发现了一栋可疑别墅,深夜灯火通明,还不时传出一阵阵切割石头的机械声,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就是诈骗团伙直播的窝点。

家住四川、受损金额高达35万余元的李先生,直到上海警方找上门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。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,通过银行转账累计向对方账号打款41笔,最高一次达16万元,直至最后一次转账5000元后,被对方踢出直播间并拉黑。期间,只有两笔小额订单赚钱,他还一直以为是自己运气差、开石失败而亏本。类似情况不在少数,大多数受害买家都没有察觉被骗。

油漆喷涂后“变身”玉原石,诈骗团伙分工明确

经查,犯罪嫌疑人江某等人为获取非法利益,购买了一堆当地出产的普通石英石,用油漆喷涂后打着“玉原石”的名号在直播间进行虚假开石、虚假合买、虚假回收,骗取受害买家钱财。

图中深色的是打着“玉原石”名号、喷了油漆的普通石英石,浅色的是没有处理过的普通石英石。南都记者赵唯佳摄

据江某供述,在这些直播间内自始至终只有一名受害人,其他观众都是团伙成员一人控制多个甚至几十个账户所假扮。只要受害人进入直播间,诈骗分子便会按照剧本开始各自的表演,持续不断地进行原石买卖,营造热烈氛围,诱使受害人参与购买。一旦受害人下单,他们便会在初期放出一些小额订单让受害人赚小钱,以此吸引其持续下单,之后慢慢抬升原石价格,直至骗取足够钱款。而如果受害人对大额订单始终没有兴趣,他们也会及时将其踢出直播间。为了息事宁人,诈骗团伙还会将假冒的翡翠挂坠寄送给讨要说法的受害人。

经警方初步核查,自2023年10月起,这个诈骗团伙已经从全国各地骗取了200余万元。目前,江某等35名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诈骗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,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。

3月19日,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通报上海警方打击网络直播诈骗措施成效和典型案例,揭露包括上述在网络直播间中“直播售卖玉原石”的诈骗伎俩。

【警方提醒】

这五类网络直播诈骗手法需警惕

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九支队副支队长尹延淋表示,“从接报案件看,本市电诈发案以冒充客服、虚假购物、刷单返利三个类型为主,占比近70%,假冒熟人、虚假贷款、冒充公检法等类型也时有发生。而随着直播经济的发展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直播的充值打赏、弹幕互动、推广引流等功能,打着恋爱交友、连麦PK、直播卖货等幌子骗取钱财。”经整理,主要有以下五类手法:

一是恋爱交友类诈骗,即诈骗分子以“网络主播”身份打着恋爱、交友等幌子,使用事先准备好的话术,将受害人引流至直播间内观看直播,并通过线下见面等暗示一步步诱使受害人陷入桃色陷阱,让其在直播间充值送礼或帮助打败对手赢得PK,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。

二是虚假网络购物类,即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发布所谓“优质”商品,其中不乏一些保健品、收藏品,吸引受害人购买,进而通过虚假链接、以次充好、虚假发货等方式骗取钱款,并且直播间内所谓“观众”大部分都是骗子的“马甲”,除了帮助营造商品热销紧俏的氛围外,一旦发现对直播发表不利言论的观众,就立马禁言、踢出直播间。

三是直播售课类,即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受害人渴望快速收益的心理,通过直播平台发布账号运营、直播带货等“卖课”信息,吸引受害人主动联系。起初,诈骗分子会收取小额“买课”费,让受害人正常观看回放课程,或发送一些临时链接以供学习,当受害人放松警惕、增加信任时,再诱使受害人支付大额“买课”费后将其拉黑删除。

采写:南都记者赵唯佳发自上海